日耗下降、需求回落,煤炭价格有所下跌;国资委继续做好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保供稳价;市场情绪转弱,进口动力煤存在回调空间
日耗下降、需求回落,煤炭价格有所下跌
二月下旬,随着下游工业企业恢复生产,沿海八省日耗走高,钢铁和化工的开工率有所提升,刚需采购量增多。此外,安全检查趋严,令市场对供应产生担忧,动力煤市场情绪面持续好转,港口和产地市场煤报价双双上涨。本周,下游采购积极性下降,市场交割出现僵持。随着气温的回升,民用电负荷的回落,水泥还未全面复工,整体需求下滑,对高价煤采购无力,贸易商出货意向较高,煤市迎来一波降温,价格回落不可避免。但受上游成本支撑和需求缓慢恢复支撑,预计煤价跌幅有限,下跌时间不会太长。
国资委:继续做好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保供稳价
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赵世堂表示,中央企业目前承担了全国90%以上的油气供应,60%以上的电力供应,25%以上的煤炭供应,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大电网、电信网络。近年来面对能源电力供应紧张情况,中央企业全力调配资源,保供稳价,维护人民群众供电、供气、供暖安全。
国资委将进一步指导中央企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加快推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。一是继续做好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保供稳价。二是积极推进乡村振兴,助力民生保障。三是带动产业链生态圈共同发展。四是大力推动绿色发展、低碳发展。
市场情绪转弱,进口动力煤存在回调空间
随着中国国内市场情绪转弱,终端买家对进口煤询货积极性下降。中卡煤方面,4300大卡煤离岸报价95美元/吨,4600大卡煤离岸报价105美元/吨,但市场成交稀少。
2月28日,3月船期的印尼3800大卡巴拿马型动力煤离岸报价80-82美元/吨,低于前一日的85美元/吨;还盘价也由前一日的82-83美元/吨降至80-81美元/吨。
汾渭CCI进口3800大卡动力煤中国南方港到岸价为90美元/吨,较前一日下降1美元/吨;CCI3800大卡动力煤离岸价为80美元/吨,较前一日下降1美元/吨。CCI进口4700大卡动力煤到岸价为112美元/吨,较前一日持平;CCI4700大卡动力煤离岸价为104美元/吨,较前一日持平。
统计局:2022年我国原煤产量45.6亿吨,煤炭消费量增长4.3%
2月28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初步核算,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4.1亿吨标准煤,比上年增长2.9%。煤炭消费量增长4.3%,原油消费量下降3.1%,天然气消费量下降1.2%,电力消费量增长3.6%。
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.1%,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.8%。能源低碳转型持续深入,清洁能源生产较快增长,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。2022年,水电、核电、风电、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比上年增长8.5%;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7.5%,提高0.8个百分点。
发改委:目前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总量超25亿吨 基本实现全覆盖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,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,近段时期,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坚持问题导向、系统观念,及早研究谋划,加强统筹协调,健全能源中长期合同制度,搭建市场化衔接平台,指导督促各省区市和有关企业压实能源保供责任,全力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各项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,目前合同签订总量超过25亿吨,已基本实现签约全覆盖。下一步,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,健全长效机制,建立监管台账,常态化开展不履约案例归集整改,严格落实各项激励约束措施,不断提升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水平。